风景这边独好-----常州佳讯光电公司开拓国内光伏市场纪实 |
发布日期:2012-11-13 | 新闻来源:常州高新区报 |
今年以来,曾经风光的光伏产业似乎好景不长,在美国“双反”、欧盟反倾销飓风袭击下,国内著名的光伏企业一个个风光不再,一座座光伏产业园一夜之间由“城市名片”变成了地方财政“包袱”,有的经济专家更是妄加断言“中国光伏产业必将崩盘”……光伏产业向何处去?常州光伏产业的未来如何?带着读者们关注的种种疑团,记者走进了常州佳讯光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国内首创 光彩亮相 10月23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副市长方囯强和市发改委主任赵建军陪同下,率领国家电网、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工信部和住建部等国家部委联合专家调研组来公司调研考察,佳讯电力设计院院长李顺研究员正在介绍“佳讯光电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心”的情况。 今年伊始,面对全球光伏寒流,佳讯光电公司吕全亚总经理认为,光伏发电的大方向正确,未来市场前景没有问题。中国光伏产业的问题是过度依赖欧美市场,佳讯贴近光伏发电需求终端,开拓国内光伏内需市场,这条路选准了、看对了,必须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眼下重要的不是动摇、彷徨,而是不信邪、不服输,要苦练内功,创新图强,打赢事关中国光伏产业生死存亡的这一仗!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和《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金太阳示范项目并网管理的通知》的规定精神,吕总决定集中精兵强将,投资500多万元,研制光伏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心。 该中心利用物联网技术,依托计算机网络系统,对由公司自建及代管运行的二十家企业的光伏电站进行实时、集中、统一运行管理。实现“遥信、遥测、遥调、遥控及遥视”的“五遥”功能;对并网大型光伏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完全实现无人值守;实现与远在南京的江苏省住建厅数据中心的对接;并最终完成数据存储。经过攻坚克难,昼夜努力,中心终于在8月8日建成,为常州夺得了又一个“全国第一”。 刘琦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大型屏幕上一一展示的二十家企业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动传输的即时图像信息。他充分肯定佳讯光电公司取得的这一开拓性成就。他高兴地说道,这里的系统是随着光伏金太阳工程等电站工程的建立才发展而来,是个新生事物。这套系统在今后分布式发电大量发展起来以后,市场需求很大。他要求下一步的发展要提升水平,加大覆盖面,更好地为电站服务。 随行考察的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彪高级工程师对此更是赞不绝口,他激情满满地加以赞扬:“第一,佳讯光电这样做,说明它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他们为二十家企业建造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建好了,运用了,不是扔在一边不管,而是用这个先进的网络把他们网起来,管起来,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管理。这样做,非常好”;“第二,他们能这样做,又说明它是一家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的企业。”他指出,佳讯光电公司为建立这套系统花了不少钱,但是花得值,非常必要。有了这套系统,后期就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请佳讯帮助搞这个光伏电站,今后就会有更多的大量的市场。他又从光伏发电的技木角度明确指出,有了这套管理系统,企业的小型光伏电站一旦发生问题,就可以立即上门解决,这就可以减少电站的停电时间,提高电站的效率,进而提高电站的发电量,优化整个电站,减少电站的后期运行维护成本,这是企业实施的一项可持续发展工程,解决了部分地区光伏电站建设后期因维护不好而运营受阻的难题,并希望进一步调试好、完善好此系统,将企业做大做强。 刘琦副局长一行的到来,佳讯光电的员工倍感荣幸。他们对进一步做好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工作充满信心。 两种模式 双管齐下 光伏产业利用太阳能发电,为人类提供洁净能源。只是由于成本过高,国内还没有普遍推广应用。面对美国 “双反”,欧盟反倾销等严峻的国际局势,以及行业产能阶段性过剩、结构性失衡等多重挑战,国内光伏行业正从组件制造向应用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光伏产业的“整合”大幕已经拉开,光伏企业重新洗牌势在必行。而成立才4年的佳讯光电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就独辟蹊径定位为立足光伏产业链终端面向内需服务,这几年随着科技攻关的推进,佳讯光电的发展道路越来越顺畅。 在拓展光伏内需市场的探索实践中,他们初步形成了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地面光伏电站。 ![]() 2009年,常州佳讯光电公司为安徽蚌埠市设计、安装的曹山2兆瓦光伏电站,是当年亚洲最大的非晶硅光伏电站。图为电站全景雄姿。 早在2009年10月,常州佳讯光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不久,就成功中标安徽省蚌埠市2兆瓦非晶硅太阳能示范电站。别看才2兆瓦,这个电站当时就是亚洲最大的非晶硅太阳能示范电站。这里坐落于曹山东侧的一个垃圾填埋场,占地160亩。这家填埋场经过几十年的垃圾填埋已成“满负荷”了。蚌埠市政府为节约利用土地,将这块“无人区”运作成提供洁净新能源的首个光伏电站基地。 佳讯光电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吕全亚带领施工队伍于2010年4月进场施工。由于是第一次参加地面光伏电站的施工,很多实战方面经验不足。在十多米深的垃圾填埋施工,虽然表面填土,四周加固,但仍会有小面积的地基沉降,这样就导致非晶硅组件的破裂。为了克服这个难题,技术人员反复钻研,修改设计,将整个组串长度缩短部分支架连接件加长、安装调节式支撑,确保整排组串的统一性。这个改进不仅攻克了在沉降地基安装太阳能电站的难题,还保证了组件的安全性,减少破损率,为今后的电站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经过半年的奋战,46000片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经过太阳能的收集,经逆变器变为交流电,由2台1250千伏安的调压变压器升压后并入蚌埠电网,同年11月电站顺利通过了验收,为这个城市输送了绿色的清洁能源。 业主方、蚌埠投资集团总经理阮震满意地指出:“佳讯光电是一个极其负责任又专业的太阳能系统集成商”,充分肯定了佳讯做出的成就。 这个电站是佳讯光电公司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打响的第一炮,该电站的成功建设与并网发电,奠定了佳讯公司建设大型光伏发电项目的基础;并积累了初步经验。蚌埠曹山电站建设至今,已成功发电423.68万度,替代标煤1525.16吨,减排二氧化碳2838.74吨,二氧化硫减排约69.9吨,减排氮氧化物约66.07吨,此外还减少大量粉尘排。 目前该电站作为蚌埠市“科普教育基地”,对社会开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太阳能发电的魅力。 佳讯光电公司初战告捷,在取得实战经验的同时收进了第一桶金。 第二种模式是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 2011年建成的常州天合太阳城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就是这一模式。 这年6月,佳讯公司斥资近两亿元在常州高新区投建常州天合太阳城10.17兆瓦“金太阳用户”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该项目属于“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是常州市首个最大的10兆瓦级分布式接入电站。 这个项目分散在高新区19家单位所属的50多个结构不尽相同的屋顶,要面对众多的企业业主,要考察众多的屋顶条件,要设计不同的施工方案,才能安装多晶硅光伏组件等太阳能发电设备和设施。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所发电力全部供给所在建筑物的企业用户使用,是“自发自用,就地消纳”的典范。 这个大项目已于今年6月竣工,8月已通过省财政、建设、科技、能源局等相关部门的联合验收,迄今累计发电621万度,替代标煤2235.47吨,减排二氧化碳4161.16吨。减排二氧化硫约102.4963吨,减排氮氧化物约96.879吨,此外还减少大量粉尘排放。 同年由佳讯光电投资并负责施工建造的常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2兆瓦建筑一体化光伏并网项目,也属于这一类型。 这个示范项目在出口加工区8座既有建筑物屋顶安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建设BIPV方式的中压侧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己经在今年9月成功并网发电。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结合的示范效应,研究新能源利用的经营管理创新,特别是在城市中的综合应用创立示范,向人们展示光伏发电在城市推广利用的最佳形式——光伏与建筑一体化。 从2009年10月到今年10月的短短4年里,佳讯光电公司分别采用这两种不同模式已建设及正在建设的光伏电站有11个,除了上述的3个,还有以下8个。 它们分别是---- 常州科教城1.0994兆瓦屋顶示范电站; 常州奔牛机场光伏与建筑一体化项目150千瓦; 常州国家粮食储备库2.55兆瓦集中式升压并网光伏发电项目; 甘肃张掖20兆瓦地面电站项目; 泗洪50兆瓦地面电站项目; 常州天合光能2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常州市政公共建筑屋顶2兆瓦太阳能建筑光电应用示范项目; 常熟森源电气1.4996兆瓦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等。 上述11个项目,总设计发电功率约为100兆瓦,总投资近10亿元。另外,佳讯光电公司还储存了一批电站项目,将有计划分步骤地陆续实施。 追风逐日 风光无限 佳讯光电如何能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在光伏应用市场一跃跻身国内前十强呢? 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引领。佳讯光电吕全亚总经理说,佳讯光电创业伊始,就着手建立一支一流的创新团队。通过四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专业队伍。为此专门设立佳讯光电研究院和设计院,引进高端人才。由中科院电工所原所长、研究员李安定担任研究院院长;由西北电力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的李顺研究员出任公司设计院院长。这两位高技术专家,是公司科研与技术管理的“顶梁柱”,是总经理吕全亚的“左臂右膀”。 “追风逐日;风光无限”,是李安定院长对太阳能光伏事业的不懈追求。他带领一批中青年研发团队积极开展科技攻关,迅速提升了公司的技术档次。其中重要的一项成果是对太阳能发电的核心部件逆变器进行研发生产。 ![]() “高效单机MW级光伏并网逆变器研发与产业化”,是公司科技人员在中科院电工所、合肥工大专家指导下联合攻关所取得一项重大发明成果,去年已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的成果转化。所谓“逆变”,就是将太阳能光伏产生的直流电能,转变为交流电能并传送到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分享。这个成果表明兆瓦级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逆变器技术瓶颈的突破,使太阳能发电的安全和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佳讯光电注重科技创新,历年承担过国家、省火炬计划多项;拥有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4项;现有授权专利106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同时拥有江苏省光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佳讯光电具备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机电设备安装资质等,专业化的水准、专家级的指导,佳讯正铸就成为行业内“系统集成专家”。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斯成先生11月4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强调指出,佳讯光电2012年研制的“高效单机MW级光伏并网逆变器研发与产业化”,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的成果转化,已具备1GW的年生产能力,力争三年内成为国内最大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生产骨干企业之一。这位老专家热情地说道,他们之所以有这个能力,面向国内市场开展光伏发电业务,“主要是他们很早就掌握了逆变器的研发、制造的核心技术。佳讯公司所生产的逆变器现已通过ISO9000、ISO14001、金太阳认证、TUV认证等”。这位国内同行业公认的光伏产业技术权威人士表示相信:“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光伏系统工程专业公司,相信常州佳讯一定会有更光明的未来和更辉煌的成就。” ![]() 暖风劲吹 柳暗花明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诗人岑参的名篇《白雪歌》中的这两句诗,最近在常州高新区光伏行业的干部和企业家中流传诵读。人们以诗言情,表达对国家最近终于出台关于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发展光伏产业新政的欣慰与欢快心情。 至今困扰产业发展、特别是民营光伏产业发展的“天大难题”,依然是资金!“吕全亚们”,这一大批光伏产业的企业家梦寐以求的是:“囯家有关光伏产业服务内需的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要快快出台,要向企业倾斜!” 当年,在畅想开发面向内需的光伏产业时,吕全亚,这位曾经是、至今依然还是“全球二极管产销冠军”的民营企业家,认真地写下“为地球添绿,替政府分忧,给人类造福”作为佳讯人的共同理想,并为之奋斗。 前两天,记者采访吕全亚,他十分欢迎。可是,他忙,忙得抽不出大段时间作详细介绍。他忙什么?忙资金调度!今年,他先后找了一二十家金融企业申请贷款,可是几个月过去了,贷款还是没到手。光伏发电是好东西,可是前期投入大,没有金融部门支持贷款,光靠民营企业那一点自有资金,很难持久。他说,这4年里,佳讯光电先后成功开发了一批专利技术,用于建设光伏电站,效果非常好,百分之百运转正常。但是这么多项目也只有蚌埠那一家是人家全额投资,其他的统统都要他掏钱,其中十之八九还是由他全额承担。 他介绍,开发光电,获利全靠电费。据测算,一般要投用8-10年才能从电费中收回投资的成本。一般企业电站使用寿命为25年左右,要盈利最起码也要投入使用8年之后。也就是说,开头这七八年,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困难是明摆着的。 花开花落又一春。为积极应对美国、欧盟对中国出口光伏产品的制裁,这两三个月,国家以政策为导向,鼓励光伏企业转向内需服务,让光伏企业家看到了希望: ----2012年9月14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的发文,启动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光伏项目,每个省500MW分布式光伏示范区,从电价上开始补贴,由财政部牵头统一使用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基金。 -----2012年10月26日国家电网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文件中令人眼睛一亮的一个新规定是:装机容量在6兆瓦以下的小型电站,其40多万元的接入费,原来由企业支付的,现在免除了。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发布“六字真言”:“欢迎、支持、服务!”并宣布电网企业在并网申请受理、接入系统方案制订、合同和协议签署、并网验收和并网调试全过程服务中,不收取任何费用。 ----10月19日,江苏省政府发改委发出《关于落实新一轮促进光伏发电扶持政策的实施办法》,就省政府已发布的一项新政提出了具体实施要求。省政府这又一项新政的要点是:决定实施对2012--2015年投产的非国家财政补贴光伏发电项目给予电价补贴,每千瓦时上网电价分别为2012年1.3元,2013年1.25元,2014年1.2元,2015年1.15元。同时,就地方配套扶持光伏发电,改进电网服务,加强金融支持,以及积极争取金太阳项目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 这一系列有利于服务国内需求的光伏产业新政,无不温暖了吕全亚及其同行们。由于组件价格的锐减、电网公司的“松口”,光伏发电价格已接近工商业用电价格,目前发电成本一度电约为1元。平价上网是光伏内需的关键,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将由此逐渐显现,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即将迎来灿烂的春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望着吕总这位新北区民营企业最早的创业者坚定的眼神,记者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对常州光伏产业的明天充满了信心。(常州高新区报报道) |